养殖水体改良应以除氮为中心

2017-07-30
1983

在养殖水体中,施肥、投饵早已成为常态的养殖方式,外来含氮物质的大量投入使养殖水体中常常形成氮积累或氮污染。相对而言,养殖水体中磷常常成为浮游植物的限制性营养元素,各类养殖水体常常因为氮污染而使得养殖水体中氮循环显得尤为重要。

  养殖水体中形成氮富积或氮污染主要来源于二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养殖过程中投饵、施肥等造成的大量含氮有机物积累,另一方面是因为水产养殖动物自身代谢产物所形成的有机氮与无机氮产物积累。当然,无投饵与施肥活动的养殖水体中的氮的来源更多的来自于径流带入与大气溶入。

  消除养殖水体中富积的含氮物质有三个途径,其一是养殖动物被捕捞离开养殖水体而带出氮源,其二是在缺氧条件下经反硝化作用而使氮气逸出,其三是经浮游植物的同化作用而使氮被转化利用。对养殖水体而言,氮气的逸出是损失,而捕捞只有在水产养殖动物成为品种时方能使用,在养殖过程中使含氮物质被转化而利用是重要的除氮方略。一方面,靠自然条件下的微生物对有机氮的转化率极低,而在养殖水体中常造成有机氮的积累,而有机氮的大量积累又会导致养殖水体形成缺氧状态,使分子氨及亚硝态氮积累而导致水产养殖动物出现无机氮中毒症状。另一方面,养殖水体常因磷等元素的缺乏而致使养殖水体中无机氮不能被浮游植物等初级生产力利用,从而导致养殖水体无机氮的富积。

  在养殖水体中,无论是有机氮的富积还是无机氮的富积,均会引起养殖水体氮污染而造成水质不良,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养殖水体水质的改良就应是以除氮为中心,而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消除氨氮和亚硝酸氮。

  无论是自然水体还是养殖水体,除氮的方法可分为三种方式,即物理除氮方法、化学除氮方法与生物技术除氮方法。就物理除氮方法而言,具有快速除氮的特点,但其除氮的持续性不强、易逆转;化学除氮具有快速、不逆转的特点,但其除氮的持续性不强;微生物技术方除氮能做到持久除氮特点,但其不快速。

  养殖水体中除氮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各有千秋。要有效除氮,对投饵施肥养殖水体建议用以下方法除氮:第一天,全池泼洒“水鲜解毒片”, 4小时后再泼洒“水立爽”或“福底安”消除急性氮中毒;第二天,使用 “双效底立净”,并同时泼洒可溶性磷钾肥。